在自動化生產領域,易損件的上料一直是令企業頭疼的難題。傳統振動盤采用固定軌道引導零件定向,這種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弊端。當零件在固定軌道中被強制引導時,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與軌道的摩擦,對于易損件而言,這種摩擦輕則造成表面劃傷,影響產品外觀質量,重則導致零件功能受損,增加產品的次品率,給企業帶來額外的生產成本。
柔性振動盤的出現,為這一難題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以丹尼克爾柔性振動盤為例,它在設計上創新采用高分子料盤,這種材質本身就具有較低的摩擦系數,不易與零件產生磨損,從而有效保護易損件的外觀和性能。而且,為 進一步減少剛性碰撞損傷,丹尼克爾柔性振動盤還可加裝硅膠墊,形成軟性緩沖。當零件在料盤中振動、移動時,硅膠墊能夠吸收沖擊力,使其在上料過程中能夠平穩過渡,大大降低了因碰撞而受損的風險。
傳統振動盤往往需要長時間持續振動,以確保零件能夠順利地沿著固定軌道前進。然而,這種長時間的無效振動,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,還會使零件長時間處于振動狀態,產生疲勞損傷,尤其是對于一些易損件,這種疲勞損傷可能會大大縮短零件的使用壽命。相比之下,丹尼克爾柔性振動盤更加智能和效率。它僅在需要調整物料姿態時才會啟動振動,這種按需振動的方式,有效避免了長時間無效振動對零件造成的疲勞損傷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丹尼克爾柔性振動盤還配備了工業相機和先進的 AI 算法。工業相機就如同一雙 “眼睛”,能夠對物料的姿態和外觀進行實時拍攝和監測。而強大的 AI 算法則像一個聰明的 “大腦”,對拍攝到的圖像進行快速分析和處理,準確識別物料的姿態和缺陷。通過軟件篩選,能夠將合格物料準確地分揀出來,確保流入下一工序的都是符合質量要求的零件,避免不良品混入其中,從而提高了整個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水平,為企業的產品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尼克爾柔性振動盤憑借其高分子料盤、硅膠墊緩沖、按需振動以及工業相機與 AI 算法相結合等優勢,成功解決了易損件上料難題,為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易損件上料提供了可靠的解決方案。